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4,22(8):1-12, DOI: 10.6052/1672-6553-2024-020
    摘要:
    将自然环境中的振动能,通过能量采集装置转化为电能,为低功耗的电子器件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对推动无线传感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环境的振动频率远低于采集装置的固有频率时,传统振动能量采集技术的采集效率将会明显降低,无法匹配低频的环境激励,而基于低频激励的簇发振荡通常表现为激发态的大幅振荡与沉寂态的微幅振荡的组合,具有大幅运动的高能轨道,在低频慢变激励的环境下依然保持较为良好的采集性能.因此,开展适应低频激励环境的能量采集技术的研究是很有必要.本文系统地概述了簇发振荡能量采集器的机电耦合能量转换装置、簇发振荡能量采集的动力学机理、簇发振荡能量采集的效率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给出了开展簇发振荡能量采集技术研究的一些建议.
    2024,22(8):13-22, DOI: 10.6052/1672-6553-2024-010
    摘要:
    以一类单轮式飞机前起落架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将非光滑项进行光滑拟合后,通过坐标变换将系统转化为规范形.运用Hopf分岔理论计算了系统的极限环曲率系数,根据它的符号判断Hopf分岔的类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对系统施加线性反馈控制器,分析控制参数对系统Hopf分岔行为的影响;对系统施加非线性立方反馈控制器,通过幅值计算公式,讨论控制参数对极限环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线性控制器能使系统的Hopf分岔点后移,从而减小Hopf分岔的不稳定区域;非线性控制器在不改变系统Hopf分岔点的情况下,能减小Hopf分岔产生的极限环的幅值.该结果可以为飞机前起落架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2024,22(8):23-31, DOI: 10.6052/1672-6553-2024-024
    摘要:
    在不同梁模型中,轴向力对剪切力的贡献不同,该特性可以使用跃迁系数进行描述.本文讨论了当旋转导致轴向离心力存在时,其跃迁系数对Timoshenko梁弯曲振动的影响.首先推导了含跃迁系数的旋转Timoshenko梁弯曲振动微分方程.然后使用微分变换法(DTM)对弯曲振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最后分析了跃迁系数、转速、截面形状、高跨比等参数对系统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跃迁系数对旋转Timoshenko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均有影响,尤其在高转速、薄壁截面和大高跨比的情况下影响更加显著.
    2024,22(8):32-41, DOI: 10.6052/1672-6553-2024-028
    摘要:
    普遍认为,初始几何缺陷对结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初始几何缺陷对轴向运动圆锥壳非线性内共振行为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具有初始几何缺陷和轴向运动的石墨烯片增强泡沫金属(GPLRMF)圆锥壳的1∶2内共振行为.首先,基于Reddy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 Karman几何非线性,导出了圆锥壳的运动控制方程.然后,考虑前两阶振动模态,利用伽辽金原理对运动方程进行离散.随后,采用多尺度法进行求解,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前两种振动模态下圆锥壳的内共振动力学响应曲线.最后,利用龙格-库塔法研究了在1∶2内共振条件下的运动分岔和混沌动力学行为.
    2024,22(8):42-49, DOI: 10.6052/1672-6553-2024-035
    摘要:
    因气动或结构非线性因素所引发的亚临界颤振,使得飞行器在低于线性颤振临界速度时发生极限环振荡,导致机载设备振动环境恶化、飞行控制性能下降等问题,给飞行安全造成隐患.本文针对带有俯仰刚度非线性的两自由度二元翼段,设计了基于俯仰速度反馈的亚临界颤振时滞控制器.首先,基于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两自由度二元翼段的非线性气动弹性数学模型,利用MATCONT数值软件获得了系统的亚临界颤振分岔特性.然后,利用多尺度法得到了带有时滞俯仰速度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近似解析解,通过稳定性切换理论得到了系统颤振的稳定边界,获得了亚临界颤振时滞控制器的参数范围.最后,通过不同风速下非线性气动弹性系统的闭环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亚临界颤振时滞控制器的有效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俯仰速度反馈的气动弹性时滞控制器可以将亚临界颤振转换为有益的超临界颤振,且大幅降低极限环幅值.
    2024,22(8):50-57, DOI: 10.6052/1672-6553-2024-032
    摘要:
    叶片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飞机机翼、风力机叶片等.叶片结构通常为薄壳结构,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发生低频呼吸振动,从而导致结构破坏.本文以叶片结构为研究对象,以第一阶模态频率(即呼吸振动频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叶片结构自由振动下的频率拓扑优化模型.在保持优化前后叶片结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设计了叶片结构空腔内腹板的最优分布.采用商业软件ANSYS对优化前后的叶片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且基于3D打印技术,对优化前后的试验件开展振动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片结构前四阶模态频率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对叶片结构频率调控的目的.通过提升一阶模态频率的方式解决叶片结构在工作环境中易因低频共振发生呼吸振动从而导致结构破坏的问题,为相关结构频率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2024,22(8):58-65, DOI: 10.6052/1672-6553-2024-023
    摘要:
    为建立准确的塔式起重机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绝对节点坐标缆索单元描述起升机构钢丝绳大变形、大位移动力学行为.针对绝对节点坐标法质量阵定常而切线刚度阵时变的特点,将钢丝绳的运动过程划分为若干子区间,在每个子区间内部对动力学方程采用基于一阶泰勒展开的线性化处理,从而使得基于模态截断的降阶方法得以应用.通过运动学约束将塔机钢结构振动方程与钢丝绳大变形动力学方程整合得到整机系统多体动力学方程.给出了约束方程的线性化处理方法以及主坐标描述的系统动力学方程格式.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塔机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降阶方法可以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有效地降低系统规模,提高仿真分析效率.
    2024,22(8):66-74, DOI: 10.6052/1672-6553-2024-005
    摘要:
    围绕一种新型多轴铰接式城市轨道交通工具——虚拟轨道列车,针对路面附着条件变化会造成轮胎制动力不足、车轮抱死和车间铰接力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路面附着系数的列车自动紧急制动策略.首先,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模型预测控制原理设计了上层控制器,基于实时估计的路面附着系数、列车制动舒适性和安全性,确定列车期望制动加速度;其次,基于轴荷比例分配原则和PID反馈补偿控制原理设计了下层控制器,根据列车期望制动加速度确定列车各轮胎的制动力矩;最后,搭建了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平台,研究了列车制动过程中车间铰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列车载重、制动初始车速以及路面附着系数变化对车间最大铰接力有影响;本文的制动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不同工况下能够有效防止车轮抱死、减小最大铰接力,提高列车制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024,22(8):75-82, DOI: 10.6052/1672-6553-2024-002
    摘要:
    针对倾转旋翼动载荷抑制问题,发展了倾转旋翼/弹性机身耦合动力学计算方法,基于广义卡曼滤波方法与最优控制原理,研究了桨距高阶谐波控制(HHC,Higher Harmonic Control)在倾转旋翼减振中的应用,明确了控制流程与控制策略.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例,开展了旋翼动载荷高阶谐波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传递矩阵在线识别条件下,旋翼桨毂Ω载荷分量显著降低,降幅最大90%,最小18%.施加高阶桨距控制后,桨尖区域升力随方位角的波动幅度明显降低,表明HHC方法主要通过削减桨叶高频气动力实现旋翼减振.
    2024,22(8):83-89, DOI: 10.6052/1672-6553-2023-124
    摘要:
    通过截面尺寸参数化建立旋转转接盘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其固有频率与局部最大应力为约束条件,对转接盘进行轻量优化设计.针对优化模型设计变量多、计算成本高等特点,采用考虑空间约束条件的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拟合与全局随机优化算法相结合,获取优化设计结果.计算表明,转接盘一阶固有频率、局部最大应力拟合误差满足许用值要求,拟合模型R2值分别为0.979与0.938.不同转速下优化解的频率与应力预报值与真实值相对偏差小于10%,绝对偏差值最大分别为35.2Hz与16.2MPa,证明所采用的优化流程可有效用于转接盘设计.
    2024,22(8):90-98, DOI: 10.6052/1672-6553-2024-003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防跌倒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基于时滞系统动力学开展人体平衡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人体平衡机理的理解,为开发防跌倒辅助设备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建立了考虑足底压力反馈影响的单自由度倒立摆时滞反馈控制模型,针对足底压力反馈时滞、位移反馈时滞、速度反馈时滞为1∶2∶2的情况,讨论了系统关于位置反馈增益与速度反馈增益、时滞与足部扭转刚度以及时滞与足部反馈增益的稳定区域图,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控制力矩饱和性的影响,以时滞为分岔参数,采用多尺度法进行了Hopf分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足部扭转刚度或足部反馈增益增大,临界反应时滞减小,系统出现超临界Hopf分岔.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4,12(3):193-200, DOI: 10.6052/1672-6553-2014-046
    [摘要] (3067) [HTML] (0) [PDF 748.46 K] (12383)
    摘要:
    航天器对恶劣动力学环境的适应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航天飞行任务的成败,振动试验控制技术是动力学环境试验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航天器振动试验设备和振动控制算法的研发动态、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达到的水平.提出了跟踪研究的基本思路,途径及建议.
    2017,15(5):385-405, DOI: 10.6052/1672-6553-2017-039
    [摘要] (1880) [HTML] (0) [PDF 1.91 M] (12103)
    摘要:
    首先回顾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情况,然后系统概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方程数值算法、多柔体系统接触/碰撞动力学与柔性空间结构展开动力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最后给出了开展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若干建议.
    2014,12(1):18-23, DOI: 10.6052/1672-6553-2013-068
    [摘要] (3013) [HTML] (0) [PDF 1.13 M] (11966)
    摘要:
    以单晶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压电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利用广义Hamilton原理、Rayleigh-Ritz法、Euler-Bernoulli梁理论及压电元件恒定电场假设建立了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分布式机电耦合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谐振频率附近解的特性与系统参数及初始条件的关系,揭示了压电材料非线性、外激励参数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压电材料的非线性特性会导致近似解的共振峰向左偏移,呈现软特性的非线性特征;当激励频率变化时,系统响应存在多解、跳跃等现象,主共振解的真正实现与初始条件的选取有关.
    2014,12(3):243-247, DOI: 10.6052/1672-6553-2014-054
    [摘要] (2454) [HTML] (0) [PDF 1.07 M] (11561)
    摘要:
    随机振动试验中存在的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带外超差问题对普遍采用的随机振动试验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功率谱密度带外超差出现的原因、征兆、对试验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并且分析了常用随机振动试验和振动试验计量检定标准中对功率谱密度带外超差的规范要求.
    2015,13(5):361-366, DOI: 10.6052/1672-6553-2014-064
    [摘要] (1233) [HTML] (0) [PDF 826.19 K] (11396)
    摘要:
    动力学和控制系统中往往包含有不确定性参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响应面的不确定性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以量化参数不确定性对响应变异性的影响.文中首先利用随机响应面建立不确定性参数和响应之间的表达式,然后通过求偏导方式推导参数的灵敏度系数,该系数综合反映了参数均值和标准差的影响.最后通过一根包含几何、材料不确定参数的数值梁来验证所提出方法,并与方差分析法结果进行了比较.
    2016,14(2):97-108, DOI: 10.6052/1672-6553-2015-009
    [摘要] (2407) [HTML] (0) [PDF 1.87 M] (11288)
    摘要:
    本文结合多智能体系统控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地面无人系统为控制对象,对理论及其技术发展作了详细概述.从多智能体的行为协同控制和任务协同控制两个侧面讨论了相关的理论及应用问题,并指出当前协同控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地面无人系统的协同控制对于有效提升社会及军事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面任务执行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2014,12(3):225-229, DOI: 10.6052/1672-6553-2014-051
    [摘要] (2406) [HTML] (0) [PDF 1.38 M] (11165)
    摘要:
    基于ANSYS软件和CFX软件的双向隐式交错迭代法对超空泡射弹尾拍运动过程中的流固耦合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构响应仿真采用有限元法、流场仿真采用分相流模型和SST湍流模型,重点比较分析了流固耦合作用对射弹运动姿态和流体动力的影响,给出了尾拍过程中弹体应力的变化规律.
    2014,12(3):269-273, DOI: 10.6052/1672-6553-2014-043
    [摘要] (3288) [HTML] (0) [PDF 336.30 K] (10957)
    摘要:
    针对工程中需要从火箭结构系统的整体模态中识别纵向模态,根据模态有效质量理论,提出了一种识别火箭结构系统纵向模态的自动辨识方法.以具有集中质量系统的振动特性作为算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具有集中质量系统的梁模型,利用自动辨识的方法,自动辨识出系统的纵向模态,并与应用模态分析法所计算的系统模态信息相比较,这种自动辨识方法不仅能准确的辨识出振动系统的纵向模态, 而且还具有自动高效的识别特点.为准确快速建立液体火箭POGO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等工程系统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2013,11(1):12-19, DOI: 10.6052/1672-6553-2013-003
    [摘要] (2353) [HTML] (0) [PDF 530.95 K] (10937)
    摘要: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历来是发动机研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机匣作为发动机的骨架,它的振动直接反映了发动机整机振动的水平.本文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机匣动力学问题及故障分类,综述了机匣动力学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并阐述了航空发动机机匣包容性问题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机匣发展设想.
    2012,10(1):21-26, DOI:
    [摘要] (847) [HTML] (0) [PDF 567.09 K] (10828)
    摘要:
    建立连续绳系卫星系统的离散的可变自由度有限维动力学模型,描述其长时间空间大范围运动.绳系卫星系统为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考虑了系绳的黏弹性、分布质量和空间位形,使得建立的改进珠式模型能够细致地描述系绳的纵横向振动.根据绳索只能受拉而不能抗压的特性引入了系绳单元的松弛模型,准确反映系绳真实受力情况.研究了系统自由度改变的实现方法,通过数值积分计算得到了绳系卫星系统释放、收拢和保持阶段的长时间历程的动力学响应,计算结果是收敛的.仿真结果印证了稳定平衡位置在绳系系统动力学中的重要特性.
    2008,6(4):301-306, DOI:
    [摘要] (1208) [HTML] (0) [PDF 0.00 Byte] (10749)
    摘要:
    研究了一阶时滞微分方程的状态反馈P控制、PI控制问题,目的是确定反馈增益的范围使得系统的平衡态是渐近稳定的. 对P控制状态反馈控制模型,利用Lambert W函数的主分支给出了确定反馈增益的显式判据以及系统的最优反馈增益; 在PI状态反馈控制模型中,运用稳定性切换原理并结合D-划分法确定了在反馈增益平面上系统的稳定性区域,并利用Lambert W函数采用数值方法给出了系统的最优增益曲线. 和现有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更直观、 计算更简单.
    2014,12(2):183-187, DOI: 10.6052/1672-6553-2014-025
    [摘要] (1342) [HTML] (0) [PDF 811.52 K] (10590)
    摘要:
    永磁同步电机由于谐波少、转矩的精度高,常用于伺服系统和高性能的调速系统.为研究需要,对其物理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及其基本方程.本文采用使直轴电流id=0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下的电机电磁转矩方程.在Matlab/Simulink搭建整个系统仿真模型、转速和电流控制模块,并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得波形符合理论分析,系统响应快、超调量小,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该方法采用易扩展的模块化设计,可在线修改和观察所有参数以及参数变化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从而能方便地验证各种控制策略,并据此选出高效的快速设计方案,缩短了研制周期,对系统设计和调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14,12(3):205-209, DOI: 10.6052/1672-6553-2014-059
    [摘要] (2050) [HTML] (0) [PDF 467.15 K] (8908)
    摘要:
    研究了空间结构振动抑制的被动非线性消振方法.提出了适用于空间环境的非线性消振器结构及动力学模型,该结构通过引入磁力实现空间环境下航天器结构的振动抑制. 然后,从理论上建立了含有非线性消振器的空间悬臂梁结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Galerkin截断及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瞬态激励下非线性消振器对空间悬臂梁结构的被动振动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被动非线性消振器对系统的能量耗散率可以达到92%,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振动抑制效果,能够适应空间环境,并提高航天系统的可靠性.
    2014,12(3):283-288, DOI: 10.6052/1672-6553-2014-061
    [摘要] (2979) [HTML] (0) [PDF 479.50 K] (8058)
    摘要:
    针对大展弦比机翼水平弯曲模态参与耦合颤振问题,首先用考虑几何非线性的颤振分析方法研究了某大展弦比机翼的颤振特性,结果表明水平一弯模态参与耦合降低了机翼传统模式的线性颤振速度;然后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铺层主刚度方向角对机翼非线性振动特性和颤振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大展弦比机翼非线性颤振剪裁设计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主刚度方向角的变化主要引起了水平一弯模态振型的改变,一般表现为主刚度方向角从机翼后梁向后缘偏转,该阶模态的相对扭转振型节线位置向前缘移动;反之,该节线位置后移.进一步非线性颤振分析,发现水平一弯模态振型的变化引起了该阶模态参与耦合颤振速度的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该颤振型的颤振速度随该阶模态的相对扭转振型节线位置前移量的增加而增大.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2013,11(4):357-362, DOI: 10.6052/1672-6553-2013-041
    [摘要] (1409) [HTML] (0) [PDF 350.50 K] (7853)
    摘要:
    目前汽车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悬置元件的刚度、位置和角度,使悬置系统自由振动模态频率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力频率与车身自振频率,并尽量提高各模态振型的解耦程度,从而提高悬置系统隔振效果.悬置系统按预定频率严格解耦设计是使设计出的悬置系统模态频率完全等于按汽车设计频率规划预定的频率,并使各模态的振型严格解耦,即各向振动能量的解耦度等于1.本文从悬置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出发给出了对悬置系统按预定频率严格解耦设计的方程组,可以利用广义逆矩阵的理论求该方程组的解,亦可通过方程组构造函数进而求出该方程组的解,从而提供比当前的悬置系统模态优化设计更为简便高效的优化设计方法.相应的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按预定频率严格解耦设计方程和求解方法的正确性.
    2016,14(3):247-252, DOI: 10.6052/1672-6553-2015-052
    [摘要] (1794) [HTML] (0) [PDF 2.18 M] (6698)
    摘要:
    轮胎作为车辆与路面接触的唯一载体,其力学特性是车辆动力学响应分析和控制的重要基础.目前仿真研究中所使用的轮胎模型多为稳态模型,不能精确地描述轮胎的动态特性.因此,将动态轮胎模型应用于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中,对于整车动力学仿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中自带的轮胎摩擦模型为静态模型,它将摩擦系数视为一个静态值,而实际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是动态变化的,应为相对速度和位移的动态函数,所以本文以基于LuGre动态轮胎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动态轮胎模块,通过接口与Adams/Car连接,进行整车模型与Simulink轮胎模型的同步联合仿真,实现轮胎与路面动态接触的历程的模拟,提高车辆系统仿真的精度.〖HJ1〗〖HJ〗
    2014,12(1):36-43, DOI: 10.6052/1672-6553-2013-110
    [摘要] (2104) [HTML] (0) [PDF 2.22 M] (5216)
    摘要: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计算了系统的临界转速和振型;研究了双转子结构的稳态不平衡响应,给出了双转子-机匣系统在不同转速下的运动规律,为工程中双转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2014,12(3):253-258, DOI: 10.6052/1672-6553-2014-056
    [摘要] (2010) [HTML] (0) [PDF 1.00 M] (4737)
    摘要:
    为研究权衡结构刚度与低阶振动频率的飞行器升力面最优结构设计,提出两种多目标拓扑优化方案(约束法、结合约束法与评价函数法).基于变密度方法,在约束法方案中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设定参考点位移约束和低阶振动频率约束下,求解结构质量最小化的优化问题.在结合约束法与评价函数法方案中,定义组合柔度指数为评价函数(结构柔度与振动频率的函数),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设定低阶振动频率约束和体积分数约束下,求解结构最小组合柔度指数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优化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各有所长.优化设计不仅减轻了升力面结构重量,而且提高了结构的一、二阶振动频率.
    2014,12(3):201-204, DOI: 10.6052/1672-6553-2014-048
    [摘要] (2122) [HTML] (0) [PDF 296.79 K] (4144)
    摘要: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非线性因素不可避免.本文以高超音速流下的,在俯仰自由度上含有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法及颤振理论研究了超高速飞机机翼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通过数值计算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给出了对比分析结果.
    2014,12(1):62-66, DOI: 10.6052/1672-6553-2013-097
    [摘要] (1522) [HTML] (0) [PDF 832.87 K] (4025)
    摘要:
    提出用样条有限点法分析拱的自振频率,采用3次B样条函数的线性组合作为位移振型函数,以曲杆变形理论为基础,根据Hamilton原理建立了考虑恒载效应影响时拱的振动频率方程.计算分析了恒载效应对拱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恒载效应会使拱结构自振频率减小;影响大小与结构自身刚度有关;拱结构截面刚度一定时,拱矢跨比、径厚比越大,恒载效应对自振频率的影响越大.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